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这是陈云同志倡导领导干部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老一辈革命家重视方法论的生动体现。正确的方法是开展工作的根本保障,是推动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许多耳熟能详、务实管用的工作方法,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跟毛泽东学工作方法》一书由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太原主编,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同志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蕴含着毛泽东同志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具有普遍的超时空的意义。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能够在艰难险阻中脱颖而出,并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与他一贯重视方法研究与总结是分不开的。
一、抓根本、务精髓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对社会根本矛盾的判断和运用决定革命的基本走向和成败。在毛泽东同志看来,众多矛盾之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的;繁杂工作之中,必有一个是中心。因此,开展工作首先要抓主要矛盾,抓核心关键。大道至简,只有抓住事物的核心根本,才能更好地统领、推动、发展事物。
毛泽东同志始终重视抓住主要矛盾。土地革命时期,他坚持把土地改革作为基本策略,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有效凝聚了群众力量。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他推动建立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但精力有限,不能平均用力,首先应该抓什么?他直击要害,把财政经济困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迅速站稳了脚跟,克服了困难。正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根本精髓,毛泽东同志才能够始终在纷繁复杂的时局中站高望远、永立潮头。
当前,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大局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任务所系,但各项工作繁重复杂、各种任务千头万绪,如何更好打开工作局面是我们必须回答的课题。毛泽东同志的工作方法启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本质主流,紧紧抓住主要矛盾,聚焦主责主业和中心任务,围绕党之所需、四川所有、自身所能,集中精力和时间抓最关键最紧要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避免平均用力,推动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重经验、求创新
总结经验是在实践和再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认识和再认识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地使认识升华和发展的工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党历来重视总结并运用经验,以此提高本领、应对风险、迎接挑战,不断把事业推向前。毛泽东同志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强调“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不但指出斗争方向,规定斗争的任务,而且必须总结具体的经验,向群众传播这些经验”。
回顾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前进。秋收起义失败后,他迅速总结分析,认为盲目模仿苏联的道路行不通,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率领部队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建党以来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毛泽东同志希望通过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进,为此付出了很大心血。除了成功的经验,毛泽东同志认为失败的教训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同志既总结了前三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又指出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教训。但是,经验不是万能的,毛泽东同志坚决反对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坚决反对把经验绝对化教条化。面对战场和工作的变化,他总是能够根据客观条件变化及时调整、创新求变,从而取得成功。
总结经验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和智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必须总结经验。毛泽东同志总结经验的做法启示我们,要善于在总结中反思,不断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既注重成功经验,又学习失败教训。对于传统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更不能故步自封,而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鉴别地加以吸收,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三、讲原则、要灵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的是要坚守原则,遵守规矩。“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讲的是凡事有度,不可太过,要能灵活变通。原则性和灵活性,表面上看是一对矛盾,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原则坚定、策略灵活,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在工作中,只有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实现最好目标。
毛泽东同志在实际工作中,总是能够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指导革命取得成功。在他看来,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有两重性,因此,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比如皖南事变后,毛泽东同志在维护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的基础上,坚定揭露国民党制造事端、破坏时局的事实,争取了其他抗日力量的支持,妥善处置了冲突。又如重庆谈判期间,在原则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党的立场不动摇,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驳回其无理要求,在其他方面则相应地作出让步和牺牲,最后取得谈判胜利。
当前,我们正处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更为严峻,对干部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习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充分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坚持审慎包容、开放创新,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个人能力和工作质效,为四川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47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现任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经济协作处处长、招才引智中心主任)